學則不固 | 脩立書院二十七期《莊子》尋真體道班落下帷幕
日前,脩立書院廿七期莊子尋真體道班在《外物》篇“得意忘言”中落下帷幕。我院執行院長黃亮博士、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潘誠教授再次受邀參加禮修。這是莊班學人第八次共同跨年。
庚子辛醜之交,疫情起伏不定,經濟形勢緊張,處此大變,正是反省人與自我、人與外物、人與自然種種關系之時,正是借莊子明心立定之時。
今人為學常有強烈的目標感,以知道為收獲,以邏輯為判斷,孰不明所學只為“立乎不測”。世事之常變,非學莫能知;世事之流變,非明不能徹。知外物不必,方能格物、齊物、與物為春。
寂寂山谷,因先生朗朗蒙言而生機勃勃;囂囂心念,因莊子四面阻絕而平靜湛然。神疲於外馳,心亡於慌亂。天佑有情,盛德大業。
先生解莊,全然自心,直入本真,理路一貫。寓理於事,假道於史,以涉事體證,以操存涵養。
學人耳聽非為知,必旋面自省,刳心而明。所觸深淺,尤賴自心清濁。鬥升之水,緩一時之急,立待而涸;源泉混混,不舍晝夜,盈科而後進,放乎四海。
以愧乎道德之心,禮拜聖賢,躬身卑伏,庶幾知恥後勇,懷愧精進,卑以自牧。
人人皆是無古今之存在,人人皆有古聖之血脈,既是生命層面的延續,更是道統學脈的傳承。人若不知己,不知聖,不知天,必自大無畏,自功無愧,自矜不返。
位於黃山腳下的脩立書院,是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傳道書院。
書院之教,以學達性天為宗旨。歷漢唐,道風流布,士子傳習不輟,至宋明為隆盛。
外物不可必,抖落不著為外,不因物滯心,方可物物而不物於物。人或玩物喪誌,逐外遺內;或格物致知,借物以明。物不可無,無物不道;物不可有,迷物傷性。人或成於物,或毀於物,皆賴己之誠。
莊子曰:通於天下者,德也;行於萬物者,道也;上治人者,事也;能有所藝者,技也。技兼於事,事兼於義,義兼於德,德兼於道,道兼於天。
是為格物。是為涉事宗經。
中國士子歷來註重在世間的練心功夫,他們以“苦其心誌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”作為檢驗其道真的方式。《莊子》說:“受命於地,唯松柏獨也正,在冬夏青青”,這立定的功夫便是道心。
莊子曰:有真人而後有真知。
脩立書院山長張真先生,號連山,安徽蒙城人。徽州竹山書院、脩立書院、北京象罔書院山長。經學私淑先聖、繪事師武隆蕭中胤先生。自2016年起,連山先生持續於莊子網上書院精講《莊子》,每年逾50講,四年間已從《逍遙遊》精講至《繕性》。連山先生解讀《莊子》,破文字,去固陋,開眼界,明心體。心體大用,不離日用諸事,涵蓋家國天下。
信行容體而順乎文,禮也。禮樂偏行,則天下亂矣。彼正而蒙己德,德則不冒,冒則物必失其性也。
古之人,在混芒之中,與一世而得淡漠焉。當是時也,陰陽和靜,鬼神不擾,四時得節,萬物不傷,群生不夭,人雖有知,無所用之,此之謂至一。當是時也,莫之為而常自然。
繕性於俗,學以求復其初;滑欲於俗,思以求致其明;謂之蔽蒙之民。
古之治道者,以恬養知。知生而無以知為也,謂之以知養恬。知與恬交相養,而和理出其性。夫德,和也;道,理也。德無不容,仁也;道無不理,義也;義明而物親,忠也;中純實而反乎情,樂也;信行容體而順乎文,禮也。禮樂偏行,則天下亂矣。彼正而蒙己德,德則不冒。冒則物必失其性也。古之人,在混芒之中,與一世而得淡漠焉。當是時也,陰陽和靜,鬼神不擾,四時得節,萬物不傷,群生不夭,人雖有知,無所用之,此之謂至一。當是時也,莫之為而常自然。
信行容體而順乎文,禮也。禮樂偏行,則天下亂矣。彼正而蒙己德,德則不冒,冒則物必失其性也。
古之人,在混芒之中,與一世而得淡漠焉。當是時也,陰陽和靜,鬼神不擾,四時得節,萬物不傷,群生不夭,人雖有知,無所用之,此之謂至一。當是時也,莫之為而常自然。
匆匆的三天,因曲折而漫長。天寒地凍,既有取暖問題,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硬件問題。看似的意外,正如“外物不可必”,大家“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”,包涵諒解,足見為學之誠,平日涵養之深。
彼教不學,百川未海有殊名
承意不彼,百川入海一碧頃
-- 連山 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