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+報道:中國宏觀經濟大講堂在中國陶瓷總部基地舉辦
企業不僅要低頭做事,更要擡頭看天。這個“天”就是國家發展大局和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。為了幫助禪城企業家更好了解全球與國家發展大勢,3月23日,“2025兩會精神核心解讀及宏觀經濟分析”企業家大講堂活動在中國陶瓷總部基地舉辦。120余位企業家及各商協會代表參加了活動。
本次活動由禪城區工商聯主辦,香港亞洲商學院和區工商聯執委單位粵商管理研究院承辦。講堂旨在培育新時代民營企業家,引領廣大禪商深入學習領悟兩會精神、把握大勢,從而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2025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指出,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、大有可為。今年全國兩會標註了新的時代方位——高質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,為實現“十五五”良好開局打牢基礎。
“在此背景下,舉辦本次大講堂活動,既是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的高度政治自覺,更是凝聚共識、賦能企業發展的務實行動。”禪城區工商聯專職副主席徐永軍表示,當前禪城正聚焦從中心城區向城市中心跨越,民營經濟作為禪城發展的重要力量,既要清醒認識產業轉型的壓力和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挑戰,更要讀懂吃透國家政策走向,牢牢把握數字化轉型升級、新質生產力培育和消費需求變革等發展機遇。
為此,企業經營既要腳踏實地,更要讀懂“天時”。本次活動便邀請了資深宏觀經濟研究專家、央視網財經評論員、北京大學特聘講師黃碩作專題解讀。現場,黃碩就兩會精神、國家政策、產業變革趨勢、民營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解讀,並對佛山今後發展規劃、如何抓住人工智能機遇進行了詳細分析,幫助廣大企業家在變革中擴展視野,洞悉未來發展態勢,在產業變革中謀得先機。黃碩表示,盡管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內外兩方面的挑戰,但在投資、出口、消費三大方面仍有機遇。投資領域機遇表現在城市更新、中西部基建、城市群基建、鄉村振興以及國家對重點行業投資還將持續:出口機遇表現為中國擁有全產業鏈和統一市場,具備產業龍頭的“強國效應”,以及中歐班列裏的產業互補;消費端機遇則在電商和消費升級,更新換代的需求仍在,高質量文化產品和文化自信帶來的消費紅利。
黃碩認為,佛山企業未來可著重發展的方向在海外市場、城市群都市圈建設、鄉村振興、新產業新基建等領域。而人工智能是當前的熱門話題。對此,黃碩表示,“具身智能”寫進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,這是佛山產業發展的一次新機會,企業家可思考自身企業發展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點,搶抓人工智能紅利。
本次大講堂活動的舉辦,正是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。禪城區工商聯提出,今後將堅持開展禪商大講堂、禪商思享會、“青藍結對”、暖心走訪等系列活動,助力廣大禪商學習發展,從而推動禪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采寫:南方+記者 盧浩能